我們現在說的巴黎市區,大致就是舊巴黎時期的城牆內、環城道路的內側。巴黎由內向外順時鐘旋渦式劃分為20區。由東向西貫穿整個巴黎市區的塞納河,北部為右岸,南部為左岸。左岸的歷史比右岸來的長,可是發展卻沒有右岸快速。
巴黎被認為在西元前四千多年前就有人類聚落在此。西元前三世紀古代高盧分支Parisii人居住於西堤島(Île de la Cité)和塞納河沿岸,被認為有可能是Paris此名稱的來源。
西前一世紀時羅馬人打敗Parisii人,將這個高盧羅馬(Gallo-Roman)城市取名為Lutetia(法文Lutèce),當時的Lutèce只是一個河邊小鎮。四世紀羅馬皇帝將它易名為巴黎。西元358年開始建造宮殿,為巴黎建城的開端,此時巴黎只是一個小規模的聚居地,人口集中在塞納河左岸。巴黎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持續擴張,成為一個擁有宮殿、競技場、浴場與花園的繁華城市。
公元前50年的Lutèce |
羅馬帝國的衰落,讓法蘭克人佔領了巴黎,西元508年國王Clovis I將這裡定為Mérovingiens王朝的首府。Clovis I是巴黎第一位天主教國王。這時期的法蘭克人用木板在巴黎建造許多教堂和宮殿,如在羅馬舊址旁的L'abbaye Sainte-Geneviève de Paris、巴黎聖母院的前身Cathedral de Saint-Étienne、和位在巴黎左岸人文區的Saint-Germain-des-Prés修道院(Abbey of Saint-Germain-des-Prés)等。Clovis I死後,法國被其後代瓜分,巴黎再度淪為地方性城市,在之後法國的首都一直在其他城市之間變換。
西元508年的巴黎 |
西元845年,維京人使船進入塞納河進攻巴黎,於是巴黎人在西堤島周圍建起了城牆抵禦維京人侵略,在50年間維京人反覆攻打巴黎,但最後並沒有成功。西堤島左右兩岸有著重要的防禦要塞由兩座橋連接,左岸為小要塞,而位在右岸的大要塞就位在現在的夏特雷廣場(Place du Châtelet)。
法國知名漫畫Astérix就是在講述維京人和高盧人的故事,漫畫裡的巴黎 |
987年國王Hugues Capet,創立了Capet王朝(987-1328),同時定巴黎為法國首都。他在西堤島上建造巴黎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的舊址皇家宮殿和教堂,這座教堂就在後來的國王Louis IX建造的聖禮拜堂(Sainte-Chapelle)的所在處。
從西元11世紀開始,巴黎開始向塞納河右岸發展,右岸逐漸成為經濟和貿易中心,這裡有港口、商行和中央市場。Philippe II Auguste(腓力二世,1180-1223)建設環繞巴黎的城牆,現在在4區的瑪黑區(Le Marais)還可以看到一些遺跡,同時修建了用作監獄與防禦性的羅浮宮前身羅浮要塞,用以抵擋英國的進攻,還拓寬了城市道路並把惡臭泥濘的道路鋪設成石頭路、把木頭橋改為用石頭建造,並擴建市場建造了巴黎大堂(Les Halles)。
Capet王朝時期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開工興建持續180多年,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而在左岸不只重建了Saint-Germain-des-Prés修道院,這裡也由教會和國王建立了大學區,培養出了成千上萬的學者,就是現在5區和6區範圍的左岸和拉丁區(Quartier Latin),拉丁區以當時來自各國學生的共通語言拉丁語命名。
Philippe II 時期的巴黎 |
Philippe II 興建的羅浮宮舊照,當時的面積大致為目前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 |
巴黎在百年戰爭(1337-1453)中被英國和勃艮第公國的軍隊佔領,國王Charles V於1356年修建了巴黎第二道城牆和防禦要塞Bastille以看守城門,並把官方住所從西堤島移往羅浮宮,雖然他並不真的住在這裡。1436年Valois王朝國王Charles VII收復巴黎,恢復了巴黎首都的地位,但是法國真正的權力中心仍然在羅亞爾河流域。在1453年結束了百年戰爭。
1422年的巴黎 |
16世紀初,François I(1515-1547)在巴黎周邊建造了眾多的城堡,和巴黎市政廳(Hôtel de Ville),法國的權力中心因此變為巴黎。他是第一位把羅浮宮(Louvre)當成真正住所的國王,開始了羅浮宮不斷被擴建的生涯,而使用的文藝復興風格也影響了很多建築。
在此時期,主要正統天主教的堡壘巴黎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對基督新教和人文主義者展開攻擊,但由於人文主義持續茁壯,尤其在巴黎的上流社會,終於爆發了1562年的大屠殺,開始了法國持續36年的宗教戰爭(1562-1598)。巴黎在宗教戰爭中遭受重創,三分之一的人口外流,多項建築工程停擺,人民道德墮落。
1550年的巴黎 |
創立波旁王朝(Bourbon,1589-1792)的Henri IV(1589-1610)此時登基,重啟建築計畫,把Catherine de Médicis皇太后下令在城牆外修建的杜樂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和義大利風格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與羅浮宮相連起來。繼續建造新橋(Pont Neuf),計畫新的住宅區浮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和太子廣場(Place Dauphine)。
Henry IV死後他的遺孀Marie de Medicis決定要依照家鄉佛羅倫斯來建造她的新住所盧森堡宮(Luxembourg Palace) 和其義大利風格花園盧森堡花園(Jardin de Luxembourg)。
在國王路易十三(Louis XIII,1610-1643)的整治下,塞納河上原本在西堤島旁的兩個小島被合併為一個聖路易島(Île Saint-Louis),並多興建了五座橋墩,在右岸羅浮宮西邊興建城牆,新興的城區聖日耳曼區(Faubourg Saint-Germain)也在這時候出現。他同時鞏固了巴黎在歐洲文化之都的地位,創建法蘭西學術院(Académie française)等。
這時候的上流社會大大的興建自己的私人宅邸(hôtels particuliers),他的首席部長Cardinal Richelieu就在1624年開始計畫在羅浮宮旁建造他的私人住所,易名後就是現在的皇家宮殿(Palais-Royal)。
波旁王朝時期,巴黎繼續向四周發展,直到路易十四(Louis XIV,1643-1715)興建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凡爾賽宮。但他沒有停止巴黎的建設,蓋了軍隊醫院巴黎傷兵院(Les Invalides),並去除當時的主要城牆之後遺址變身為大道(Grands Boulevards)。此時的巴黎環境骯髒,道路曲折狹窄,房屋稠密,且多為木造結構,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城。
1615年的巴黎 |
年幼的路易十五(Louis XV,1715-1774)繼位後把官方住所搬回巴黎,但7年後又搬回凡爾賽。他建造了新的l'Eglise de Sainte Geneviève ,就是現在的萬神殿(Panthéon),還有之後孕育出拿破崙的軍事學校(École Militaire)和造幣廠(Hôtel des Monnaies),往西邊延伸的香榭麗舍大道(Champs-Élysées)也在此誕生。
此時期也是啟蒙時期(le Siècle des Lumières,1715-1789),是一場哲學及科學人文運動,是人類的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1672年巴黎的第一間咖啡店普羅可布咖啡館(Café Procope)開張,此後整個城市遍布400間咖啡館,這裡是作家和學者交流的場所。
此時最喜歡的建築風格是以仿古希臘羅馬為基礎的新古典主義,最經典的代表就是瑪德蓮教堂((L'église de la Madeleine) 。巴黎在這時候有很多美麗的建築,但卻不是美麗的城市,沒有汙水排水道,當時的Bièvre河就像是開放的汙水道,將汙水排入塞納河。
1750年的巴黎 |
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1793)上位時,因為當時的歐洲殖民地七年戰爭財物被用盡,新的凡爾賽政府急需用錢,所以在1784到1791年間蓋了稅收城牆(Mur des Fermiers généraux)和56個城門,讓每個進城的商人都要繳稅,現在在蒙梭公園(Parc Monceau)還可以看到稅收亭。這個政策導致麵包短缺,最終爆發了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1789-1799)爆發,起義軍攻占巴士底監獄。10月凡爾賽婦女運動,迫使法國王室返回巴黎。教堂被迫關閉,大量巴黎的舊地名被更改: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被更名為"理性堂(Temple de la Raison)",教堂被摧毀或夷平,包括哥特式建築聖雅克教堂,現在只看的到僅存的聖雅克塔(La Tour Saint-Jacques),而凡登廣場(Place Vendôme)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Pont Neuf)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都被推翻。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
法國進入第一帝國時期,1800年拿破侖(Napoléon I)搬進杜樂麗宮。馬上對巴黎進行了新的擴建工作,且使教會恢復彌撒。Rue de Rivoli等的街道開始建立、革命性的建造鐵橋藝術橋(Pont des Arts)等橋墩,1806年為慶祝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拿破侖下令興建巴黎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完成瑪德蓮教堂易名為光榮廟(Temple de la Gloire),並興建更多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同時也照顧被忽視多年的公共建設,包括帶入乾淨水源的巴黎北邊河道聖馬丁運河(Canal Saint-Martin)和Canal de l'Ourcq和將之儲存的蓄水盆地Bassin de la Villette。
1815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巴黎被俄羅斯及聯軍佔領,直到半年後路易十八(Louis XVIII)回到巴黎。路易十八大興土木建造了眾多新古典主義的教堂,以代替那些在大革命被摧毀的教堂。在1828和1860年間建立由馬拖運的公車為是世界第一個大眾運輸,巴黎的街道名稱由原本刻在牆上的字,改為一塊藍底白字的板子,沿用至今。
此時在約現在9區的區域興起了被稱為新雅典(La Nouvelle-Athènes)的住宅區,因為有很多作家和藝術家居住於此而得名。
之後在國王Louis-Philippe即位的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1830-1848)時期,人口快速成長,雖然巴黎已經往西部和北部發展,但是在城市裡最貧窮的地區還是越趨擁擠。在城中心西堤島附近的街道如迷宮般蜿蜒又擁擠,建築物體因為歲月而被摧毀,汙水直接被排放至塞納河,這裡既黑暗又危險。Louis-Philippe展開了15年的塞納河整治工程,以石頭在塞納河畔鋪設碼頭,並在兩岸種植樹木。
拿破侖三世(Napoléon III,1848-1852)時期,人民生活在擁擠和不健康的環境中,霍亂蔓延,巴黎自中世紀以來的城市動線與市街風貌已不符合十九世紀西方對於首都的需求。於是他委任Geoges-Eugene Haussmann男爵於1859年進行持續了17年,法國規模最大的都市改造計畫。他首先把巴黎與附近的郊區鄉鎮合併。
拆除了巴黎的外城牆和許多珍貴的歷史遺產和文物,建立環城道路和鐵路,在舊城區開闢出許多筆直的林蔭大道,並建設許多新古典主義(Néo-classicisme)風格的廣場、高度一致的住宅等公共設施和噴泉,如聖米歇爾噴泉(Fontaine Saint-Michel),還有街燈,希望人民能享有綠地建造了四個大公園,包括布隆尼森林(Bois de Boulogne)、文森森林(Bois de Vincennes)、秀蒙山丘公園(Parc des Buttes-Chaumont )和蒙蘇里公園(Parc Montsouris),還利用巴黎地下縱橫交錯的舊石礦建造了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統,建造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和在夏特雷廣場旁的兩座歌劇院。奧斯曼在沒有提供暫時住所的情況下拆除巴黎所有貧民區,將貧民全趕到城外,為避免革命再起而將許多運河地下化,使反抗人士無法躲在河堤與政府軍對抗。此計畫改變了巴黎的街道格局,使巴黎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現代都市。
都市改造計畫Before&After |
1859年巴黎與附近的郊區鄉鎮合併,從原來的12個區,再擴大成為20區。嚴格來說今日的巴黎是誕生於1860年。
1864年的巴黎 |
1870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1871年5月24日,巴黎公社放火燒燬了巴黎的大量主要建築。
在此動盪不安的年代之後巴黎進入了相對和平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1871-1914)。上流階層對於不同場合的著裝規矩愈來越講究,高級時裝(Haute Couture)體系開始在巴黎出現。巴黎的餐廳成為富人炫耀之處。百貨公司開始興盛,由Le Bon Marché領軍後之後有La Samaritaine、春天百貨(Printemps)和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
這時期建造了成為現在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的奧賽車站,鐵路開始連接歐洲各大城市,客車廂開始分為頭等艙及二等艙,超富階級則開始使用私人列車。波希米亞主義的生活方式在18區的蒙馬特(Montmartre)的Cabarets中得到不同的魅力,也因為廉價的房租有許多藝術家住在這裡,在蒙馬特也誕生了聖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1889年的巴黎 |
此時巴黎經歷了第二次大規模發展時期,作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同時為了迎接1889年世界博覽會,巴黎政府修建了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之後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了巴黎地鐵,同時建造了連接左岸博覽會的橋Pont Alexandre III,以及大皇宮(Grand Palais)和小皇宮(Petit Palais),在此年同時有世界奧運會,此時將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普及化成為歐洲新興藝術。
1889年世界博覽會 |
1900年的巴黎 |
在戰間期(1919-1939)巴黎失業率攀升、物價飆漲和糧食持續供應不足,舊時的防禦城牆因為不堪使用在20年代被摧毀,取而代之的是低收入的工人階級住的廉價住宅,住在城中的資產階級就被這些傾向蘇維埃政權的激進分子包圍。在同時,城中心多所新的博物館被建造。
不同於這些艱困,巴黎在文化及藝術方面進入了迅速發展的瘋狂年代(Années folles),藝術的中心從蒙馬特搬到了蒙帕那斯(Montparnasse)。各國的藝術家紛紛趕來參加這場盛會,巴黎孕育出了達達主義(Dadaism)和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1932年的巴黎 |
戰間期的巴黎 |
二戰期間德軍佔領巴黎,對德軍來說生活在巴黎是個享受,但對巴黎人民來說是一連串的失望,大量的居民移往有更多糧食且更少德軍的郊區。
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但是指揮官最後並沒有執行這個命令。德軍最後在1944年8月25日撤出巴黎,巴黎終於獲得解放,為了慶祝戰爭的勝利,在戴高樂將軍的領導下群眾越過凱旋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食物的來源持續短缺至1949年,很多房屋既老又損壞。在1950年政府針對低收入戶,在城市的邊緣和近郊推動國民住宅計畫(HLMs,habitations à loyers modérés)。
其後又受到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重創,隨後在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總統的上任後終於漸趨平靜,他把巴黎建築物多年來被燻黑的顏色回歸為原來的顏色。巴黎的文化生活重新啟動,以左岸的咖啡館為中心,哲學家和作家紛紛拜倒在她的裙下,而在巴黎的設計師又再次讓巴黎成為高端時尚之都。
總統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 在4區建了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繼任的總統 Valery Giscard d'Estaing將奧賽車站改為美術館,也將舊的屠宰場改為Parc de la Villette並建造Cité des Sciences et de l'Industrie。
為期14年任期的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完成了他的偉大計畫。包括Arab World Institute、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BNF)、巴士底歌劇院(Opéra Bastille)和羅浮宮中庭的玻璃金字塔,以及在拉德芳斯的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
1970年代末開始,法國政府在巴黎西郊拉德芳斯商務中心(La Défense)大興土木,還有環城大道與區域快鐵(RER、Transilien)的完成讓巴黎與近郊更緊密連結,也讓我們現在遊歷巴黎有更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使用。
為了去降低巴黎內部社會的緊張並促進經濟發展,巴黎政府進行許多計劃。15區的蒙帕納斯大樓(Tour Montparnasse)在1973年完成後,首都地區開始大巴黎計畫(Grand Paris),在此同時幾棟摩天大樓於2006年獲得政府批准,建造在拉德芳斯商業區,並於2010年代初完工。
目前巴黎地鐵也持續不斷的在翻新,時常要留意有沒有地鐵站關閉。這幾年更有幾項重大的建築完成,譬如LV美術館(Louis Vuitton Foundation)、巴黎愛樂廳(Philharmonie de Paris)、俄羅斯普丁大教堂(Cathédrale Poutine)等等。永遠有新鮮事在巴黎啊!
必讀網站
巴黎旅遊官方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